世界今热点:【原】2023年中国四氧化三钴行业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,下游需求增长强劲「图」

来源: 个人图书馆-华经情报网 2023-06-06 12:07:17

HUAON


【资料图】

PART ONE

四氧化三钴的生产工艺

四氧化三钴,是一种无机化合物,与四氧化三铁类似,可以近似的看作氧化钴(CoO)与氧化高钴(Co2O3)形成的化合物,为黑色或灰黑色粉末。四氧化三钴是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的主要原料。目前国内外生产四氧化三钴的方法很多,主要有化学沉淀法、喷雾热解法、热分解法、氧化法等。锂离子电池用四氧化三钴要求其纯度高、颗粒形貌呈类球形、粒度分布范围窄、振实密度大等。

资料来源:CNKI,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

HUAON

PART TWO

四氧化三钴行业相关政策

近年来我国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,带动三元前驱体产业增长,三元前驱体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的关键核心材料,将伴随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,保持持续增长态势。近年来我国四氧化三钴行业相关政策如下:

资料来源:各政府部门网站,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

相关报告: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《2023-2028年中国四氧化三钴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》

HUAON

PART THREE

四氧化三钴行业产业链

四氧化三钴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有色金属冶炼,生产四氧化三钴所需的硫酸钴原材料,下游行业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、储能及消费电子等。

四氧化三钴行业产业链

资料来源:公开资料,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

随着下游整体3C电子需求上升整体规模持续增长。2016-2021年,我国钴酸锂出货量稳步增长,增速保持在20%以上。2020年,钴酸锂出货约8.2万吨,同比增长23.3%。2021以来,锂价持续上升,3C电子需求有所上升,钴酸锂出货量增长幅度超30%,达10.7万吨。

资料来源:公开资料,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

HUAON

PART FOUR

中国四氧化三钴行业发展现状分析

1、全球出货量

全球出货量来看,受益于钴酸锂电池以及钴酸锂正极材料的稳定增长,四氧化三钴的出货量呈现稳中有增的趋势。据统计,2021年全球四氧化三钴出货量为12.2万吨,同比增长43.53%。

资料来源:公开资料,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

2、中国四氧化三钴产量

四氧化三钴整体供给变化情况来看,整体产量变动情况与氯化钴产量变动类似,随着下游终端新能源汽车和3C锂电需求持续带动,整体四氧化三钴产量持续走高。据统计,2021年我国四氧化三钴产量达8.5万吨,同比2020年增长23.9%。截至2022年上半年我国四氧化三钴产量为为3.98万吨。

资料来源:公开资料,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

3、四氧化三钴进出口情况

进出口来看,我国四氧化三钴进口量呈逐年下降态势,出口量具有一定波动性,据统计,截至2022年我国四氧化三钴进口量为75.81吨,同比31.09%,进口金额为0.04亿美元,同比下降2.59%,出口量为4842.76吨,同比下降24.76%,出口金额为2.32亿美元,同比增长6.46%。

资料来源:中国海关,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

2022年,我国四氧化三钴主要出口前往韩国、西班牙、荷兰与比利时等地区,2022年出口量分别为3171吨、434吨、316吨与315吨,其中出口至韩国地区占比65.49%。

资料来源:中国海关,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

HUAON

PART FIVE

四氧化三钴行业竞争格局分析

1、市场份额(按出货量)

从我国出货量格局来看,据统计,2021年我国四氧化三钴出货量为7.5万吨,其中中伟股份2021年四氧化三钴出货量为3万吨,占比40%,格林美2021年四氧化三钴出货量为1.6万吨,占比21%,其他企业出货量占比39%。

资料来源:各公司公告,公开资料,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

2、重点企业四氧化三钴收入对比

中伟股份是专业的锂电池新能源材料综合服务商,主要从事锂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的研发、生产、加工及销售。近年来中伟股份三元前驱体及四氧化三钴销售量稳步提升,2021年中伟股份四氧化三钴市占率24%,位居行业第一。据统计,截至2022年上半年中伟股份四氧化三钴收入为19.6亿元,同比增长18.02%,格林美四氧化三钴收入20.96亿元,同比增长17.59%。

资料来源:各公司公告,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

HUAON

PART SIX

四氧化三钴行业发展趋势

近几年,随着智能手机、平板电脑等产品普及率逐步提高,相应的消费电子产品市场趋于饱和,随着全球5G商业化进程逐步加快,预计该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。尽管传统消费电子的发展速度有所回落,近年来出现的多种新型电子产品又增加对消费电池的需求,如可穿戴设备、电子烟、无线蓝牙音箱等新兴电子产品的市场前景广阔,将成为消费电池新的增长极。以可穿戴设备为例,据统计,2020年,全球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达到3.96亿台,比2019年的3.459亿台增长约14.5%。预计未来五年全球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CAGR(复合年均增长率)为12.4%,到2024年,出货量将达到6.371亿台。在上述因素的综合影响下,未来消费电子产业链各环节将保持稳定发展,对上游核心材料四氧化三钴的需求量持续增长。

关键词:

你可能会喜欢: